近年來,由于各種原因被公司無故解雇的員工數量有所增加,特別是在今年,許多企業都面臨著困難,不得不采取措施減少開支。
當企業效益不佳時,員工往往會受到影響,如果遇到通情達理的公司,至少還能爭取到應得的工資,但如果遇到一些強硬的公司,可能連工資都拿不到。
在面對爭議時,許多人因為不愿意麻煩而選擇忍氣吞聲,但即使如此,這并不意味著我們應該放棄應得的權益。
我的表妹在一家網紅基地擔任運營工作,最近因為公司戰略調整,運營崗位被大幅縮減,不幸成為了被解雇的一員。
起初,公司以業績不佳為由,拖欠了表妹的工資,后來因為是主動解雇,表妹感到很不公平,想要向公司索要賠償金,但卻找不到合理的理由。后來,她向我尋求幫助,我向她解釋了離職補償的3種情況,最終她順利地獲得了賠償款。
在離職時,除了結算工資,還有3筆錢別忘了領取,如果不說,公司可能就不會主動給付,不要因此吃了虧。
第一種情況是,如果合同到期,公司選擇不續約,員工有權獲得補償金。在簽訂合同時,通常會有一條款規定,如果合同期滿后沒有任何爭議,合同會自動延續一定年限。如果沒有特殊情況,公司通常會選擇與員工續約。然而,即使合同到期,如果員工沒有任何問題,公司單方面選擇不續約,這也被視為解雇行為,除了工資外,還需要支付員工一筆補償金。
第二種情況是,如果合同期未滿,公司主動解約,員工也有權獲得賠償金。根據勞動法規定,員工和企業都在勞動合同規定期間受到保護。如果員工沒有違法違規或重大過失,公司主動解約的需要支付賠償金。根據《勞動合同法》第47條的規定,經濟補償應按員工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支付,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。
第三種情況是,如果企業存在非法管理條例,員工主動解約也有權獲得賠償。在這種情況下,員工可以選擇辭職并索要賠償。例如,如果企業強制要求員工捐款或實行無底薪制度,這都屬于非法行為。在這種情況下,員工提出離職后,可以獲得一定的賠償。
在職場中,許多人對相關法規不太了解,所以在被公司辭退時,往往只能默默離開。對于公司來說,如果員工不說,他們可能不會主動支付賠償金。因此,了解自己的權益并主動爭取非常重要。如果公司拒絕支付,可以依法申請勞動仲裁。
總的來說,作為職場人,我們應該了解并牢記這3種情況,學會主動維護自己的權益。
Copyright C 2009-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678美業人才網版權所有 粵ICP備2022130678號
地址:廣州市黃埔區黃埔東路葵龍尾街5號308房 EMAIL:2996570366@qq.com
人力資源證: (粵)人服證字【2023】第0112004423號
Powered by 鑫美信息